老葉談外貿:“掃街”與開拓海外市場(摘自民營經濟報)
日期:2005-09-12 作者:管理員
老葉談外貿:“掃街”與開拓海外市場 |
金羊網 2005-09-12 10:00:29 |
■廣東寶麗雅公司 葉中平
掃街,古已有之,科技進步,亦不過換作機械化操作而已。然正如毛主席所言,“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所以古今中外掃街,皆以四處打掃不遺一角為精義。
出口貿易與掃街又有何干?共性便是外貿不單掃街,還要掃鋪、掃樓。在1996年,筆者的寶麗雅公司第一次到中東迪拜參展。所謂萬事開頭難,展覽第一日,客戶看了陳列的燙衣板,聽完報價后扭頭就走,如是數日。我們心急如焚,意識到必須迅速找出問題及解決方法,否則參展花的近10萬元就打了水漂。
我們立即派人到迪拜著名的LASASQUARE批發(fā)市場去,凡有批發(fā)燙衣板者必上前問價,終于發(fā)現了原因———我們的報價比這里的批發(fā)價還要高。但這里產品的品質、所用材料卻與優(yōu)質的寶麗雅產品相差甚遠。難怪客戶不敢問津。
這類展覽一般是三日香,已錯過前兩天的時機,我們只好四處出擊,大舉掃街、掃鋪、掃樓。第五天,我們直闖批發(fā)燙衣板的店鋪推銷,給客戶留下我們的卡片、產品介紹書,并向對方了解他們的進貨來源。我們把整個批發(fā)廣場的每條街都走了一遍。一天過去了,總結時,我們發(fā)現這類批發(fā)店多是從入口商那里進貨,但入口商不一定有門面陳列,不少是集中在寫字樓里。
這樣第六天我們又開始了掃樓工作,從每幢商業(yè)大廈頂層開始,逐個單位敲門,說我們是中國的燙衣板廠,問產品是否適合他們。由于每門必敲,所以常常碰到其他行業(yè)的人士,令對方莫名其妙。但我們也終于找到不少做燙衣板入口生意的,還有一些原本不做燙衣板生意的,有感我們的勤奮,收下資料并交換名片的。
幾番“大掃”后,迪拜有三種人聯系我們:一、我們找到的燙衣板入口商,二、有感我們的勤奮,有益嘗試經營燙衣板的入口商,三、從地鋪獲得我們資料的入口商。
回首昔日掃街壯舉,倏忽10年,而今仍歷歷在目。其中有一家地鋪的批發(fā)商,原來是每年從當地入口商進四個貨柜的燙衣板,經我們自薦,已直接向我們訂貨。再加上我們向他教授信用證訂貨的方法,多年后的今天,他已是我公司熟客,也是廣交會的???,每年從中國進口各類家居用品近千個貨柜。
互聯網發(fā)達,網絡推廣、網上訂貨、網上付款都成為很平常的事情,要出外推廣,互聯網可幫很多忙。但一些客戶現場資料的收集以及與客戶面對面的推廣及感情的交流是不可少的。所以,掃街、掃鋪、掃樓的方法今天在新開市場的外貿推廣上還有著重要的作用。
另外掃街一事的副產品是我們對迪拜非常熟悉。現在每次過去,都憑國際駕駛證來租一輛汽車自己開,根本不用擔心迷路,而且還可約當年掃街認識的客戶吃頓飯,敘下舊———當然是我自己開車去赴約嘍。